食品保存期限如何計算?有效日期怎麼訂? - 睿譽會計師事務所

食品保存期限如何計算?有效日期怎麼訂?

我們都知道看食品的有效日期,但卻少有人了解背後的計算和意義。

商家設定食品保存期限時,往往難以抉擇:設太短,商品可能還沒有賣完就過期;設太長,則可能導致商品變質,危害消費者健康。

那麼,該如何明智地設定食品的保存期限呢?

保存期限&有效日期

只要是食品,都需要在外包裝標示「有效日期」

延伸閱讀:怎麼撰寫食品中文標示,避免食品標示不實?

如未依規定完整標示,可並處以新臺幣3~300萬元或4~400萬元罰鍰。

首先,了解以下三個重要名詞:

  • 保存期限:保持產品價值的時間「範圍」,ex 保存期限:二年
  • 有效日期:保持產品價值的「最後時間點」,ex 有效日期:Ο年Ο月Ο日
  • 賞味日期:能維持最佳品質的時間

製造日期→購買日期→賞味日期→有效日期→腐敗

食品業者透過評估、計算產品何時變質、腐敗?進而去訂定「賞味日期」、「有效日期」。

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

雖然法規要求訂出「有效日期」,卻沒有強制規定該如何計算!

雖然食藥署有公告《市售包裝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》,提供一些關於保存期限、有效日期的說明與參考。

但是,普遍的小型商家難以落實。

礙於艱澀的法規名詞、繁瑣的流程,比較適合有規模的食品工廠,申請食品相關認證時,撰寫相關文件時的參考。

以下提供一些建議,能幫助小型食品業者,較準確計算食品的有效日期。

同類型產品怎麼訂?

最常使用「比照法」:參考同類型食品的有效日期來推估。

例如:手工古早味蛋糕的賣家,可到賣場、市場,參考同性質的市售產品。

也可以參考您使用的「原料」的有效日期,終端產品儘量小於所有原料的的有效日期。特別是含有水果、乳製品等容易腐敗的原料。

然而,以上都僅是粗略的方式。事實上,即使原料相同,但製作方式的不同,也都會造成有效日期有很大的差異。

例如:濃縮、真空、曬乾等製作方式,可以延長有效日期。

例如:添加鮮乳,會減少有效日期;添加鹽巴,則會延長有效日期。

延伸閱讀:什麼是水活性?食品業者必須了解水活性?

給小商家的建議

除了「比照法」還想進一步地了解如何訂定產品的「有效日期」?

以下參考官方的《市售包裝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》內容,檢單位小型商家解說,一些關於有效日期的重要觀念。

1. 賞味期限、有效日期、腐敗

製造日期→購買日期→賞味日期→有效日期→腐敗

這三個時間點,說明了:

  1. 風味什麼時候改變?
  2. 產品什麼時候腐敗?

假設您是一位「製作瓶裝鮮果汁的飲料業者」:

  1. 飲料放到明天就不好喝了:賞味日期 = 明天
  2. 飲料放到下禮拜就會壞掉了:腐敗時間 = 下週

那有效日期,就適合訂在製造日期的 3~6 天後。

當然,可以更嚴格的把有效日期,訂在2天以內,確保顧客喝到的飲料都是最新鮮、最好喝的,取決於你的規劃。

延伸閱讀:網路賣食品有7天鑑賞期嗎?食品退換貨的法規

2. 試吃、品評

製造日期→購買日期→賞味日期→有效日期→腐敗

大多數的食品,賞味日期 ≈ 有限期限

你認為什麼時候口味會改變?顧客什麼時候能吃完體驗最好?

「留存試吃」似乎最笨、卻是最實際的方式。例如:製作同一批產品分成5份,每天、每週甚至每月吃一份,觀察什麼時候口味有變化?

千萬不要懷疑,即使大工廠的品管人員,也是透過逐批定期試吃(品評),一直到標示的有效日期(甚至更久)為止。

這幾乎是最有效訂定保存期限的方式。

可以先參考同性質產品,模擬預計的有效日期、模擬顧客的儲存方式。並確認在預期的有效日期前、後,是否「風味」有明顯改變?

風味的標準可以自行設定,可以是口感、香氣、苦味等等。

3. 送檢微生物

製造日期→購買日期→賞味日期→有效日期→腐敗

絕大多數食品「腐敗」,都跟微生物有關。可以透過檢驗,設定最後的品質防線,避免顧客吃壞肚子!

基礎的微生物檢驗項目並不昂貴,如:總生菌數、大腸桿菌、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腸炎弧菌、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。

夠過微生物檢驗,能確保自家產品的品質。即使是小型食品商家,也是可負擔、值得的投資。

檢驗方式如同「試吃、品評」,將同一批產品存放至不同時間,至少到預計的有效日期後,再依序分批送檢。

過程中要模擬顧客的存放環境,例如:夏天跟冬天的狀況、有沒有可能搖晃與碰撞、有沒有可能受潮或是被陽光直射等等。

若在有效日期內,檢驗出微生物超標的情況,就需要重新檢視產品的製作過程、包裝方式,並調整包裝上的有效日期。

延伸閱讀:如何取得食品檢驗報告?販售食品前該注意什麼?


標籤:

  歡迎來信諮詢